健康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知识

秋天到 防秋燥

日期:2017-09-07 来源:佚名 访问次数:

炎热的暑天过去了,又到了云淡天高的秋季。三伏天的潮湿闷热眨眼间就不见了,随之而来的是初秋的秋风送来的阵阵凉爽。俗话说“立秋之日凉风至”、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正如俗语所说,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、秋凉。
祖国医学认为秋季在五行属金,五方属西,五味属辛,五脏属肺,就四季而言,春主生、夏主长、秋主收、冬主藏。秋季阳气渐收,阴气生长,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,所以秋季养生,一要养收,二要养肺。
按照祖国医学理论,秋季是燥气主令,尤其是北方,雨水减少,气候干燥,每值久晴未雨,常易发生燥邪。空气中缺少水分,人体同样缺少水分。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说:“燥胜则干”,燥邪伤人,易伤人体津液,常表现为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舌干少津、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。此外燥邪最易伤肺,轻则干咳少痰,痰黏难咯,甚至粘连成丝,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,见痰中带血。因秋燥伤阴,津液亏损,故无津液以濡润大肠,而使大便干结难解。
燥邪容易伤肺、耗伤津液,正好和秋天养收、养肺相违背,因此秋季的养生重点就是要防燥护阴,要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,即保肺。

那么秋季防燥应该注意些什么呢?
首先要健康饮食。
多吃水分较多的食物。预防秋燥,饮食最为关键。应多补充水分,宜多喝开水、豆浆、牛奶、淡茶等饮料以养阴润燥;多吃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如梨、橙子、柚子、枇杷、菠萝、萝卜、藕、银耳等以润燥生津,另外可多食些如百合、蜂蜜、莲子等清补之品,以顺应肺的清肃之性。尽量戒除烟、酒、咖啡、浓茶及煎炸食品,以免化燥伤阴。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、白菜等可以促进排便,防止积滞于肠而化火伤津,导致大便干燥。对于确有阴伤之象,表现为口燥咽干、干咳痰少的人,可适当服用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、菊花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。
多食用养肺润燥的粥类。可以做各种粥以益胃生津,尤其对年老胃弱者更有益处,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冰糖糯米粥、冰糖银耳雪梨粥、杏仁川贝糯米粥、黑芝麻粥等。
注重调理脾胃。秋天天气转凉,容易损失脾胃。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,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。调理脾胃应侧重于健脾,少食多餐,多吃熟、温软开胃,易消化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。还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,以防燥邪损伤肠胃。
要少辛增酸
秋季,肺的功能偏旺,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,不仅损伤津液,还会使肺气更加旺盛,进而还会伤及肝气,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,如: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。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,以补肝气,如:苹果、石榴、葡萄、芒果、樱桃、柚子、柠檬、山楂、番茄、荸荠等。
第二要保持空气湿润。
秋天空气干燥,要注意小环境的空气湿润。比如在室内养养花草、养鱼都可以改善室内的湿度。还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。
第三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强身健体
秋季天高气爽,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。在此季节要加强体育锻炼,增加自身的抵抗力。秋季要早睡早起,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,可选择登高、慢跑、快走、冷水浴等锻炼项目。运动对秋燥也有好处,因为运动能振奋阳气,促进血液循环,津液自然也就充盈。
第四要防止秋凉感冒
俗话说: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。秋天昼夜温差较大,应随时增减衣服,以防止秋凉感冒。但为了提高人体对冬天的御寒能力,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,特别应进行秋冻,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的与秋凉“接轨”。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。
《内经》云: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”,通过调整饮食起居及生活习惯,一定能够起到秋季防燥养生的目的。

上一篇:四季养生篇

下一篇:腰椎间盘疾病的防治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