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周血管性疾病大致分为:外周动脉性疾病和静脉性疾病,外周动脉性疾病又多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多见;静脉性疾病以下肢静脉曲张及深静脉血栓多见。
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有共同的病理基础,多为大中动脉管壁脂质沉积导致动脉壁粥样硬化,管腔狭窄、闭塞,相应供血器官缺血,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。类似于水管生锈后导致水流减少甚至完全堵塞。发病率较高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,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,可表现为心绞痛,严重时出现急性心肌梗死。
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外周动脉,如下肢动脉、颈/锁骨下动脉、肾动脉,则称之为: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(ASO)、颈/锁骨下动脉狭窄、闭塞、肾动脉狭窄。如不及时干预、治疗,亦可能造成严重健康风险。介入治疗以创伤小(微创)、风险低为首先治疗方式。
1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(ASO)
疾病早中期,患肢苍白、发凉,典型症状表现为:间歇性跛行,即:安静状态下下肢血供基本能满足肢体的需求,患者可能没什么感觉。而当患者运动时,下肢所需要的血液量大大增加,但由于下肢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使得血液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,会出现行走后下肢酸胀、疼痛的感觉。休息一段时间上述症状自行缓解,但再次运动仍会出现类似的症状。
严重患者可出现静息痛及肢体坏疽,这种疼痛持续而剧烈,可能诱导心梗、脑出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。肢体末端的坏疽及溃疡即组织坏死,可能合并感染,或产生大量毒素,加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的负担,严重时甚至造成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。
通过改善生活方式,控制血糖、血压等基础疾病,结合抗凝、祛聚、扩张血管、溶栓、镇痛等药物治疗,早期ASO可取得满意疗效,严重下肢缺血,多需介入治疗干预: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(球囊扩张+支架置入)。
我科独立开展并积累大量ASO介入治疗经验,上图为介入治疗前后对照。
2、颈/锁骨下动脉狭窄、闭塞性病变
颈/锁骨下动脉狭窄、闭塞性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,但因颈/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,增加缺血性卒中(脑梗死)发生的风险,故预后差,介入治疗风险及技术要求更高。
3、肾动脉狭窄
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,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。此类患者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服用,血压仍控制不佳,因考虑肾动脉狭窄可能。因就诊不及时,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肾萎缩,如肾功能代偿不佳,需透析维持生命,严重降低生活质量。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顽固性高血压得到控制,肾功能失代偿风险大大降低。
4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
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凝固,静脉血回流障碍。常见诱因为:外伤、骨折制动、肿瘤、医源性血管损伤等。临床表现为:患肢肿胀、疼痛,皮肤温度升高,患肢活动障碍等(图1)。DVT急性期的最大风险在于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发生,猝死发生率极大。DVT远期风险主要是血栓机化后,管腔狭窄、闭塞,静脉瓣膜破坏,静脉回流障碍,称之为:血栓后综合征(图2)。主要表现为:下肢反复肿胀、皮肤色素沉着、静脉性溃疡难以愈合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有效降低肺栓塞发生风险,配合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等介入治疗手段,有效降低血栓后综合征风险。
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有效降低肺栓塞发生风险,常见入路为颈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入,手术风险小,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后通过介入手段亦可取出滤器,减少滤器置入并发症发生。
5、下肢浅静脉曲张
下肢浅静脉曲张指大隐静脉、小隐静脉及其属支迂曲扩张,典型呈蚯蚓状,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。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情一般较轻,手术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。临床表现多为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,同时有肢体沉重感,易乏力。多在久站后上述感觉加重,通过平卧、肢体抬高则可缓解。病程长者,肢体皮肤则出现营养性改变,如脱屑、瘙痒、色素沉着等,甚至形成湿疹及溃疡。随着病情的演变,可以伴随血管走行的疼痛、下肢肿胀、淤积性皮炎、浅静脉血栓等症状。
传统手术方法具根治性,但存在手术切口多、有创伤、需时间恢复、影响美观等缺点,因此,我科开展的创伤小的新方法,比如:硬化剂、腔内激光闭合术等,为患者提供更多贴合个体化诉求的选择。
(1)注射硬化剂治疗
原理:硬化剂与静脉内皮接触,导致血管内局部炎性粘连,使充盈的静脉闭塞。
适用于:范围较小的局限性静脉曲张,或仅系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,或术后遗留的部分曲张静脉,或术后局部复发者,适用硬化剂注射疗法。
(2)腔内激光闭合术
原理:激光纤维置入浅静脉主干腔内,末端接触静脉壁及血液,产生光热作用,一方面引起静脉内壁损伤,结构破坏,另一方面引起局部血栓形成,从而导致静脉纤维化以及血栓栓塞,进而导致静脉闭合。
上一篇:无痛胃镜
下一篇:大血管疾病